中国青年人的年龄段是多少(中国青年是指多少岁之间)

中国青年人的年龄段是多少(中国青年是指多少岁之间)

百科常识打吡咯2022-11-03 23:13:2299A+A-

先说现在的习惯。目前在我国,人一般分为七个阶段:婴幼儿、幼儿、学龄儿童、少年、青年、中年人、老年人。

前三个阶段的年龄是明确的。

婴儿0-3岁。很多婴儿时期的玩具因为害怕危险而不能玩。婴儿期的大部分经历,人长大了都会忘记。

孩子3-6岁,幼儿园的年龄。

学龄儿童通常是6-12岁,也就是上小学的年龄。还有整个义务教育时期称为学龄儿童,即6-15岁。还是儿童节的上限。我国规定儿童节是14岁以下儿童的节日,儿童的范围是6-14岁。

后面几个阶段没有统一的标准。

比如青少年,其实10岁左右就可以称为青春期开始的少年。WHO定义的10-15岁的青少年。青少年往往被当做一个整体,所以青少年和年轻人的界限不是那么分明。这里先用成年人和未成年人的界限,即达到18岁。即青少年为12-18岁。

再说青春。现在青年的范围在无限扩大。以前世卫组织对青年的定义是15-24岁,后来上限提高到44岁。国家统计局以35岁为青年上限。社会上很多工作超过35岁的人就不招了,公务员的招聘往往标着35岁。但年轻科学家的选拔仅限于45岁。为此,我们折中一下,取一个整数,按照18-40岁作为青春。

然后中年。中年是最尴尬的年龄段,往往向上合并成中年,或者向下合并成中年。现在根据人均寿命的逐渐延迟,退休也会延迟。我们同样简单粗暴。我们就以40-60岁为中年吧。

最后,老年。现在按照各种公园门票和公交卡的标准,60多就叫老年了,基本靠谱。

以上是目前的分类标准。但是大约30年前,我的父母告诉我另一组年龄划分,如下:

婴儿、幼儿、青少年、青年、中年、壮年、老年。

比现在的一套,少了一个适龄儿童,多了一个“壮年”。

按照旧的标准,大致是这样划分的:

宝宝,还是0-3岁。幼儿,或3-6岁。

青少年,大概6-14岁。与现在的“适龄儿童”基本重合。

其实二三十年前,“少年”和“儿童”本来就是一体的。十六岁根本没有资格被称为少年。姐姐菊萍主持的“少儿节目”显然不是针对高中生的。最显著的例子就是“少先队”,全称是“中国少年先锋队”,针对6-14岁。换句话说,超过14岁就不能称为少年了。是时候被称为青年了。而且少先队的前身恰好是抗日战争时期的“抗日少年团”,这也再次说明,在最初的几十年里,少年和儿童是一个统一的概念。

青春,是14-28岁。为什么是28,一个有零和整数的数字?因为共青团,也就是共青团的年龄标准是14-28岁。当然,如果我们取一个整数,把30岁定为青春上限,也是可以的。子曰:“三十而立”。103010年,杨舰队几位毒舌王以30岁为显著分界线。30岁以上的被称为“不健康中年”。

中年,一般是28-40岁(或者30-40岁)。可能到45岁。

接下来,是一个特殊的年龄阶段:壮年。

现在普遍认为壮年是在青年和中年之间,“青壮年”。但是,小时候父母给我描述的,“壮年”真的是指中年和老年之间的一个阶段。一般中年已过,老年尚未到,“半老之人”阶段。虽然这个阶段一点都不“强”。关于心智,是最有经验的阶段,但并没有因为身体虚弱而降低。

这个年龄段也可以《银河英雄传说》举例说明。杨威利军事学院院长西德尼希特利元帅被形容为“壮年时期的黑人”。他的年龄大约五十多岁,但不到六十岁。明显比中年的帕特和卡尔先生老,也比70岁的碧口年轻。

壮年的范围大致是40-55岁,或者说45-55岁。

最后是老年,55岁是女性的退休年龄。把这个年龄叫做老年没有问题。

新旧年龄标准的划分如下:

从表中可以看出,除了婴幼儿的标准完全相同外,老少年完全被新的学龄儿童所取代,而老青年则涵盖了新少年和青年的前半段。老中年完全被新青年的后半段覆盖。老壮年基本相当于新中年的早中期。简单来说就是整个新时代阶段向后扩展了。

最后简单说一下古代的“少年”。

在古代,年龄划分没有这么细。基本上,除了孩子,都是“少年”和“老人”。少年是相对于老年而言的,所以只要不老,就可以称之为少年。

那么古代少年的范畴有多大呢?《银河英雄传说》说:“死得早,死得早。”《释名》诸葛亮说:“唉,公瑾英年早逝。”周瑜死时36岁,仍称尧。103010记载刘备遗诏,“人到五十不叫死”。按照这个标准,50岁以下的人都可以称为“少年”。再严谨一点吧。40岁以上自称老夫老妻的古人还有很多(欧阳修,三十多岁自称苍白白发,另算)。然后,至少40岁叫少年,完全没问题。

所以古代的少年其实相当于今天的青壮年。不要把古文里的少年想成少年。

孩子。

  比如说,水浒传中柴进出场,就是“三十四五年纪的年少官人”。

  清初董其昌给明末大臣袁可立写的纪念文章,讲到袁可立在苏州当官时,说“公乃少年气盛”。而那时候袁可立已经虚岁28岁。

  

  梁启超“少年中国说”,把希望寄托在中国的“举国之少年”身上,排除的应也只是那些五六十岁老气横秋的人,断无把三四十岁的盛年同胞统统扫入垃圾堆的道理。

  《三国演义》中赵云出场时的“少年将军”,也不要被曲解,作为“赵云那时候最多20上下”的证据了。

点击这里复制本文地址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提供,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https://www.angyang.net.cn)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昂扬百科 © All Rights Reserved.  渝ICP备2023000803号-3网赚杂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