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头士是啥意思(披头士的地位)

披头士是啥意思(披头士的地位)

百科常识打吡咯2022-07-23 10:20:14160A+A-

听听披头士的无声祈祷。

在东野圭吾《解忧杂货铺》的这一章里,写了一个少年,在六七十年代流浪。

当时日本举办奥运会,经济达到战后巅峰,全民西化,披头士热潮,电视和摇滚乐兴起。

一切都太浮华美好。

从年轻的甲壳虫乐队的音乐中获得所有的生活灵感;我也从披头士的解散中得到了离开家的勇气。

在日版的【浪为忧杂货铺】中,虽然这一章没有被形象化,但是有一个鱼店音乐人名叫“小树林”,以约翰列侬为偶像。

如何追梦,不仅仅是音乐,还有日本一代人灵魂中的披头士情结。

披头士狂

1966年夏天,四个披头士来到日本武道馆演出。

连续三天,演唱会一天两场,场场爆满。20多万年轻人参加了彩票抽奖,8000多名警察维持秩序,6000多人因过于激动而被捕入狱。

?武道馆的舞台上。

就像从西太平洋吹来的一阵疾风,昭和青年在久旱之后的一瞬间迷恋上了英国摇滚音乐。

他们在日本的“披头士狂热”不亚于美国。

?甲壳虫乐队抵达日本机场。

往后退一点。

1960年,年仅20岁的约翰列侬和他的朋友保罗麦卡特尼、乔治哈里森和林哥斯塔尔在英国利物浦聚会。

一个即将改变世界音乐格局的年轻乐队成立了。

人们熟悉的“英国入侵”仅仅发生在四年之后。

64年,四个人到了美国机场,看到机场聚集的黑压压的年轻人,还在疑惑:他们是来示威的吗?

结果机场的女生都来找她们,尖叫,哭泣,为她们疯狂。

媒体立刻抛出了一个词“披头士狂热”,意思是美国年轻人陷入了一种疯狂且无法治愈的疾病。

这就是“披头士狂热”。

?观众的狂热

至此,以披头士为首的“英国入侵”开始了,它几乎永久性地改变了摇滚乐,甚至流行音乐和流行文化。

回到日本,66年武道馆演出之前。

1964年东京奥运会,家家户户都换了彩电。以此为契机,日本社会的一切开始西化。

65年庆应和早稻田的学生在“反安保运动”前开始罢课,第二波学生运动达到高潮。

66年右翼组织抗议英国长发摇滚歌手访日,抗议以“武道馆圣地”为象征的武道馆。

而那个夏天连续三天的狂欢点燃了这一切。

年轻人一夜之间找到了自己的位置;甲壳虫乐队唱片的销量翻了一番;公众舆论转向了对乐队的好感和接受。

多年来,人们开始怀疑:年轻人为之疯狂的甲壳虫乐队是谁?

这一年,东野圭吾8岁,村上龙14岁,村上17岁。

未来,东野圭吾将在《解忧杂货铺》一次次讲述那个时代少年的故事;

?【琅琊无忧杂货店】,一家杂货店

在村上龙的半自传体小说《69》中,让青少年听滚石和披头士,学伍德斯托克的嬉皮士,搞校园封锁运动;

村上春树听了120遍披头士的专辑,写了《挪威的森林》。标题是披头士的歌名,写于20世纪60年代。

所以,村上说:

“在这个重要的60年代,我们充分吸收了这个时代的狂野和暴力气息,自然让命运安排我们沉溺其中。

从披头士、盖特到鲍勃迪伦,这些时代的背景音乐都充分发挥了作用。"

在日本流行音乐中

日本音乐家坂本龙一曾经说过:

“在甲壳虫乐队出现之前,我根本不知道什么是流行音乐和摇滚乐。所以直到第一次听到披头士,我才知道这些概念。”

?未来世界闻名的YMO,从左到右依次是细野晴臣、坂本龙一、高桥幸宏。

当甲壳虫乐队来到日本时,日本有年轻的摇滚乐手。

这一点也不夸张。

64年夏天,一部由四个披头士主演的模拟纪录片风格的电影【一夜狂欢】在日本上映。

他们年轻,叛逆,没有经验,但他们的音乐很优秀,很自由,很有个性。

年轻人喜欢,地下乐队也喜欢,但显然这些地下乐队并不受欢迎。

直到披头士访日引起狂潮,人们才找到捷径,一批模仿披头士的新乐队诞生。

他们不仅在衣着和发型上相似,在音乐风格上也很相似,而且大多都是从翻唱披头士、滚石等乐队开始的。

可想而知,这批人大部分都是拙劣的模仿者。

但也有例外。68年,的单身

所以有人把68年称为日本摇滚元年。

不过,要说日本摇滚的真正开始,还是得说说松本亮,一个当时在英青读书的年轻人。

松本隆志自然是披头士的粉丝,但他看不上那些模仿者,觉得他们低人一等。

69年,他和他的朋友细野春美、大泷荣一、铃木茂在东京创立了快乐End(。

>

  两年后,真正划时代的作品诞生,他们的第二张专辑《風街ろまん》。

  在用英语还是日语唱摇滚的争论中,他们首开将日语歌词填入摇滚乐的风潮。

  一方面深受披头士的影响,另一方面又像是故意对披头士的反叛一般。

  《風街ろまん》成为日本摇滚乐坛第一张真正意义上的摇滚专辑,启发、影响后来者无数。

  日本摇滚乐起步于披头士的启蒙,但发展很快,在同一时代几乎完全不输西方音乐。

  尤其是后来自成一派的日式迷噪,其实又受到了披头士后期迷幻摇滚的影响(这一点不再展开)。

  日本新浪潮

  终于说到电影。披头士对电影的影响当然不是直接的。

  霍尔顿有一句名言说:“不要相信三十岁以上的人。”

  到了60年代的日本电影界,新浪潮背景下的年轻导演们成了主角。

  电影大师们突然成了保守、过时的代名词。

  年轻导演们反叛小津安二郎、黑泽明、木下惠介等前辈巨匠,采用崭新的、犀利的手法拍摄新电影。

  大岛渚拍摄[青春残酷物语]、[日本的夜与雾],几乎与轰轰烈烈的“反安保运动”、学生命运共存亡。

  

  ?[日本的夜与雾]成为新浪潮一个节点

  敕使河原宏拍摄[陷阱]、[砂之女]等“存在主义三部曲”,关注的是现代化背景下人的存在主义。

  

  ?“存在主义三部曲”

  吉田喜重、筱田正浩、松本俊夫...都在63年成立的ATG(日本艺术剧院协会)的帮助下,拍出了自己的代表作。

  日本电影裹挟在轰轰烈烈的时代洪流里,展现出了革命性的呐喊和强势姿态。

  反建制、反传统的电影新浪潮和学生运动,和摇滚乐的兴起,彼此夹杂着,同步迈进着。

  披头士唱爱情、唱和平,滚石唱毒品,唱无政府主义;

  寺山修司的[抛掉书本上街去]拍摄街头上的嬉皮士,青年人的革命,年轻人的迷茫。

  处在新旧文化的交替,各种运动、各种主义驳杂的档口,一切都事关「年轻人」。

  另一方面,新浪潮的兴起也得益于传统大公司制片方式的瓦解。

  日本电影的观众入场人次在58年达到了巅峰,生产片量在60年到了最顶点。

  60年代,日本电影工业进入危机期。

  年轻导演们从大公司独立出来,手拿极低的预算经费,反而拍出了独树一帜的创新之作。

  其实,60年代观众为什么不进影院了。

  还不是因为电视机,还不是因为披头士一帮“入侵”而引发兴盛的摇滚乐。

  所以我说,日本60那一代长成的人,都有不同程度的披头士情结,披头士也切实改变了日本社会的方方面面。

  不夸张,一点不夸张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文( http://www.shuotui.com)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0799159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点击这里复制本文地址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提供,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https://www.angyang.net.cn)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昂扬百科 © All Rights Reserved.  渝ICP备2023000803号-3网赚杂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