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气养生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清明节气养生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健康|养生彩彩2024-02-24 5:05:47348A+A-

  1健身方式要柔和

清明节气前后是高血压的易发期,高血压患者要高度重视。

外界的不良刺激,长时间的精神紧张、焦虑和烦躁等情绪波动,都可能导致和加重高血压病的症状,因此,在调理中,人们应当减轻和消除异常情志反应,移情易性,保持心情舒畅。

在运动上,要讲究适当,选择动作柔和,动中有静的太极拳作为首选锻炼方式;避免参加带有竞赛性的活动,以免情绪激动;避免做负重性活动,以免引起屏气,而引起血压升高等。
  

此外,这段时间虽然各种呼吸道疾病流行,但也不能整天闭门不出,更不能在家坐卧太久。

中医认为“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立伤骨,久行伤筋,久坐伤肉”,正确的做法是保持乐观心情,经常出去到森林、河边散步,多呼吸新鲜空气,并进行适当的体育运动。

2多吃银耳少食笋

传统养生学认为“春与肝相应”,即春季气候特点与人体的肝脏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春季保健注重养肝。
  可以多吃银耳、荠菜、菠菜等益阳、柔肝、养肺的食品。荠菜益肝和中,菠菜利五脏、通血脉。

而银耳无毒,能润肺生津,益阴柔肝。

在这个时节最好别吃笋、鸡等伤肝食品。春季正值肝阳上升时节,所以不宜食用“发”的食品(如笋、鸡等)。春季一来,冬笋、春笋相继上市,笋味鲜美,不少人忍不住想吃。
  但专家提醒,笋性寒,滑利耗气。

人有痛疾,其气多虚,而食笋则更耗气,导致气虚状况加重,容易因此发病。而临床上也发现,吃笋后容易引起咳嗽,导致咯血、哮喘的复发。除了不宜吃笋外,鸡也少吃为妙。

专家称,鸡动风助肝火,引起肝木偏亢,多吃容易引起慢性肝炎和高血压等病的复发。
  

3不妨喝点菊花茶

清明前后,也不妨喝一些菊花茶。中医认为,菊花能疏风清热,有平肝、预防感冒、降低血压等作用。而现代药理研究认为,菊花有扩张冠状动脉、增强心肌收缩力、改变心肌缺血的功用。

菊花与桑椹同泡茶喝,桑椹有养血柔肝,益肾润肺的作用,可以收到肝肺同养的效果。
  但是,一定要注意的是,久服菊花,疏泄太过,又会使肝木失于滋养,反倒伤肝。因此饮用菊花茶一定要适量。

4薏米山药粥

原料:薏米、山药各十克,梗米一百克。

做法:将原料洗净后加水煮成粥。

功效:健脾渗湿、滋补肺肾。

5口蘑白菜

原料:白菜250克,干口蘑3克,酱油、白糖、精盐、味精、植物油适量。
  

做法: 白菜洗净切成3厘米段,口蘑温水泡发。油入锅内烧热后,将白菜入锅炒至七成熟,再将口蘑、酱油、糖、盐、入锅,炒熟后,放入味精搅拌均匀即成。

功效: 清热除烦,益胃气、降血脂。适宜于高血压、冠心病、牙龈出血者。

点击这里复制本文地址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提供,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https://www.angyang.net.cn)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昂扬百科 © All Rights Reserved.  渝ICP备2023000803号-3网赚杂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