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惨烈的战争(世界上公认最惨的战役)

史上最惨烈的战争(世界上公认最惨的战役)

百科常识打吡咯2023-03-14 16:58:5291A+A-

103010有云:“兵者,武器也是圣人不得已而用之。”每一场战斗的爆发,必然伴随着惨重的伤亡。在人类历史上,斯大林格勒战役是一场伤亡惨重的战役。那么,历史上的但是斯大林格勒战役在战争史上的伤亡人数规模,仅排名第三。,战争,是哪一场战役?今天,这个节目将为你盘点:人类战争史上阵亡人数最多的十大战役。.

(斯大林格勒战役)

第十名、野狐岭之战

公元1211年8月,胡灵战役爆发。是新崛起的蒙古和盘踞在华北,以女真为主的金国之间的一场战役。这场战役是本期榜单中最古老的一场,也是榜单中唯一一场发生在中国的战役。

公元1206年,蒙古大汗的新继承人成吉思汗统一蒙古诸部,人类历史上疆域最为辽阔的游牧民族帝国自此崛起。's铁木真率先将矛头指向了位于蒙古高原南部,属于今天的中国北方的晋国,多次派骑兵进攻晋国边境。为了抵抗蒙古的侵略,修筑了长达300公里的“界壕”,在史学界也被称之为“金长城”。徐金国

(野狐岭之战绘于《孙子兵法》)

然而,徐进的被动防御策略并没有延缓蒙古骑兵的进攻。公元1211年初,成吉思汗集结了以骑兵和战车为主的近十万蒙古军队,分两路进攻金国。虽然徐金国集结了近50万大军,但是却在乌莎堡、獾儿嘴、浍河堡等地接连溃败,终撤至野狐岭一线被蒙古军队彻底击溃,阵亡预计在20万人以上.经过这一仗,国力大大下降,而蒙古帝国逐渐崛起,为其后来横扫欧亚大陆奠定了基础。

第九名、皇帝会战

又被称之为“鲁登道夫攻势”,皇帝之战是发生在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末期的一场战役。

1918年,虽然第二帝国的德军在东线打败了俄军,并从东线抽调大部分兵力支援西线对抗英法联军,但随着美国参战和德国经济的衰落,战争的天平不再站在德国一边。这场战争中的德军最高指挥官Eyerich ludendorff坦言:“德军无力支撑持久战。”那么,以鲁登道夫为首的德军高层决定在美军大规模介入战争之前,对索姆河与英吉利海峡一线的英法联军发动一次大规模攻势,从而达成停战协定。

(皇帝之战)

此役,德军共动员192个师,近340万士兵,几乎倾尽全国之力。此外,还出动了76万匹战马、13000多门大炮和3688架飞机。此役,德军高层还采用突击部队渗透到敌人后方打击敌人关键阵地,前线据点留给后面部队扫荡的“胡提尔战术”,一度沉重打击了英法联军。但英法联军随即调整战术,以天梯阻击的方式向德军发起攻击。德军的失败最终导致了鲁登道夫攻势的失败。然而,经此一役,双方约付出了总计60万人的伤亡。's的伤亡者主要是执行突击任务的老兵,所以这场战争加剧了德意志的衰落,并最终导致了第二帝国的解体。

第八名、凡尔登战役

凡尔登战役即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破坏性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一场战役,,战役,从1916年2月21日持续到同年12月19日。据统计,德军、法军在此战中共计投注了100多个师的兵力,前后参战人数高达239万人。

德军试图速战速决的“施里芬”计划失败后,德军陷入了与英法等国军队旷日持久的拉锯战。德军虽然一度深入法国,但在首都凡尔登面前停滞不前。德国将军冯费金汉认为:应当在凡尔登开展一场大规模会战,迫使法军投注大规模兵力,从而加剧法军的伤亡,迫使法国投降。,另一方面,法国高层认为我们应该不惜一切代价坚守首都巴黎的门户,于是凡尔登战役爆发了。

(凡尔登战役)

在凡尔登战役中,德法两国都竭尽全力争夺这一重要据点。重炮、机枪甚至毒气在战场上被广泛使用。双方陷入了旷日持久的拉锯战。为了这场战役,法军甚至调动了全国70%的军队到凡尔登战场。由于战争的残酷,德法两军的士兵都面临着心理崩溃,部队因场面残酷而在战场上叛变的情况屡见不鲜。由于到战役结束,双方共计30.6万人伤亡,40.3万人受伤。凡尔登战役的残酷性在当时无与伦比,被世人称为“凡尔登绞肉机”。

第七名、莫斯科保卫战

莫斯科战役又称“莫斯科之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联和德国之间的一场战役,战役发生的地方就是今天的俄罗斯首都:莫斯科。

1941年夏,德军对苏联发动闪电战,接连攻克明斯克。

、基辅等苏联重镇,兵锋直指莫斯科,史称“巴巴罗萨行动”。苏联因战争之初出师不利,陷入了十分被动的局面。眼见德军兵临莫斯科城下,苏军高层几次劝说苏联最高领袖斯大林进行转移,却被斯大林严词拒绝。为保卫苏联首都,打击德军侵略者嚣张气焰,苏军前后共调动269万人,1000辆坦克,7600门火炮,在莫斯科周边长达600公里的战线上对德军的攻势开展防御和反击,史称“莫斯科保卫战”。

(莫斯科保卫战)

而德军也为迫使苏联投降,攫取苏联的石油、铁矿等资源,共计在此役中投注了180万人的兵力,除了空军的飞机数量上,其兵力和火力均远优于苏军。然而,苏军在自身意志与冬季天气的条件下,最终屡次挫败德军攻势,并在1941年底开展反攻,最终在1942年1月彻底驱逐莫斯科周边的德军,打破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在此次战役中,德军共计损失50万余人,苏军共计损失70万余人,但这仅是双方统计数据的最保守数字。

第六名、索姆河战役

索姆河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最大规模的一场会战,其伤亡人数要远高于号称“绞肉机”的凡尔登战役。战役爆发于1916年7月至同年11月索姆河河畔。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初,德军凭借优势兵力深入法军境内。但随着时间推移,德军的后勤、士气逐渐衰颓,因此以福熙为首的法军高级将领试图在德、法边境发起一场会战,将德军彻底驱逐出法国国境,索姆河战役由此爆发。在此战中,英法联军先投入了总计24个师,后扩充至98个师,总计约297万人;而德军先投入了10个师,后扩充至50个师,总计约150万人。

(索姆河战役)

此次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壕沟战和阵地战的典型,双方部队率先冲锋的一方,往往会因机枪、重炮的火力打击而造成重大的伤亡。此外,坦克这种新式武器被第一次投入战场进行实战,这促成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各国军工的蓬勃发展。截至1917年11月,因阴雨连绵,加之德军的顽强防御,英法联军的攻势宣告失败,但德军的有生力量也因此被消耗,双方共计付出了130万人的伤亡。

第五名、攻克柏林

攻克柏林又称为柏林战役,是发生于1945年4月,第二次世界大战尾声的一场战役,历时2周2天。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结束后,苏军对德军开展战略反攻,并逐步收复苏联失地和东欧沦陷区。直至1945年4月,兵临德国首都柏林城下。德军试图做出最后的顽抗,共计投注36个师,76万余正规军拱卫柏林。而苏军为攻克柏林,共调动包括波兰东部军队在内的230万人,将柏林团团包围。

(苏军攻克柏林)

虽然在此战中德军在兵力和火力优势上均不及苏军,但因熟悉柏林的地理环境,加之德军不惜代价,甚至组建了由平民组成的“国民突击队”,也对苏军造成了不小的伤亡。截至战役结束,苏军共计付出30多万人伤亡的代价,而包括国民突击队,警察部队在内的德军,共计被消灭100万余人。苏军在此战中的胜利,也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事的结束。

第四名、列宁格勒保卫战

列宁格勒保卫战发生于1941年的9月8日至1944年的1月27日,又被称之为“列宁格勒围城战”,是人类战争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破坏程度最为严重的围城战。

在1941年德国开展“巴巴罗萨行动”后,德军便迅速包围苏联重镇:列宁格勒。列宁格勒又名圣彼得堡、彼得格勒,在彼得大帝时期和十月革命之初,曾一度被定为苏联首都。即便随后苏联将首都迁至莫斯科,列宁格勒对于苏联而言,都有至关重要的战略意义,一旦此处城市沦陷,苏联将失去北方的出海口。德军为攻陷这座城市,前后共计调动72.5万人的兵力,而苏联作为防守一方也共计调动了93万人的兵力,双方围绕此城,开展了长达将近四年的拉锯战。

(列宁格勒战役)

在苏联军民的顽强抵抗下,德军终究未能攻克这座城市,但苏联军民也在此战中付出了沉痛的代价。据统计,苏军在此战中至少付出了300万人的伤亡,而德军也付出了近150万人的伤亡。如果将平民伤亡计算在内,那么这场战争将成为人类历史上伤亡人数最多的战争。

第三名、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又称为斯大林格勒会战,是爆发于1942年7月至1943年2月苏德之间的一场战役,战役的发生地点是苏联重镇斯大林格勒,也就是今天的伏尔加格勒。

德军在进攻莫斯科失败后,便将兵力转移到攻打苏联其他重镇上,而斯大林格勒便是德军进攻的重点。一旦斯大林格勒落入德军之手,那么苏联的石油重工基地将均被德国所掌控。因此,为了争夺这一区域的控制权,苏德双方均在此地投注重兵,开战了当时规模空前的会战:据统计,苏军共计投注250万兵力,德军共计投注100万兵力在此地开展厮杀。

(斯大林格勒战役)

最终,苏军对德军薄弱阵线地区开展纵深突破,进行反攻,夺取了这场战役的胜利。此战以双方不计代价投入兵力而被载入战争史册,据保守数字统计,苏军在此战中伤亡约100万余人,德军伤亡人数约80余万人,但这仅仅是战场的最低预估数字。未经统计的病死、冻伤等造成的非战斗减员,更是不计其数。

第二名、布鲁西诺夫攻势

布鲁西诺夫攻势,又称为布鲁西诺夫突破,是发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俄国与德国、奥匈帝国双方之间的一场会战,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伤亡最为严重的一次会战,也是沙皇俄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东线战场上取得的空前胜利。

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初,德国执行施里芬计划长驱直入法国境内,为法国防线造成重大压力。法国为减轻自身国防压力,于是呼吁盟友沙俄立即向德国、奥匈帝国东线开展一场大规模会战,布罗西诺夫攻势也由此于1916年6月打响。在这场战役前后,凡尔登战役、索姆河战役也同时期爆发。

(布罗西诺夫攻势)

到此战结束,俄军共计死亡50万人,奥匈帝国部队损失150万人,其中有40万人被俄军俘虏,德军损失35万人。此战是沙皇俄国在东线战场上取得的最大胜利,但在此之后,随着德军对东线战事的日益重视,沙皇俄国便再也未能在随后的几年复刻出如同布鲁西诺夫攻势时那样取得的胜利。

第一名、巴巴罗萨行动

巴巴罗萨行动是苏德战争爆发之初,德军对苏联开展闪电战突袭的一场军事行动代号。“巴巴罗萨”取义于德国皇帝腓特烈·巴巴罗萨之名,是德军于1941年6月至1941年12月对苏军开展军事行动的总称。

(巴巴罗萨行动)

因苏联在前期执行了对本国军事高层的“大清洗”,对德军攻势毫无防备,加之德军在开战前实行的欺骗战术,致使“巴巴罗萨行动”伊始,苏联方面便遭受了沉痛的伤亡。据统计,在巴巴罗萨行动期间,苏军的伤亡人数高达300万,因德军对苏军的分割包围战术屡试不爽,乌克兰地区甚至出现了数以万计投靠德军的伪军部队,进一步加剧了苏军的作战压力。

然而,因苏联的领土纵深辽阔,加之苏联严冬的降临,德军在巴巴罗萨行动期间也付出了130万伤亡的代价。在莫斯科战役爆发之际,德军已成为强弩之末。随着莫斯科战役的失利,德军野心勃勃的“巴巴罗萨”行动也随之宣告失败。但它依然是人类历史上可统计伤亡人数最多,最为血腥的战役。更为重要的是,在巴巴罗萨行动之后,苏德战争由此爆发,而这场战争中双方的伤亡数字更是达到数以千万计。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提供,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http://www.shuotui.com/)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933150@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点击这里复制本文地址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提供,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https://www.angyang.net.cn)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昂扬百科 © All Rights Reserved.  渝ICP备2023000803号-3网赚杂谈